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爆粗BAND友

爆粗BANDDetroit Metal City

看了這部電影..蠻好看.

一個其貌不揚的大學生一直希望唱出甜蜜的歌曲…No Music, No Dream是他的格言為了達到目標他離開大學後在街上表演.,可惜沒有人欣賞不知怎的,他同時也是一個樂隊的主打歌手(這部戲我最有興趣的就是他怎樣加入這樂隊)…

這部戲讓我看出很多東西,主角夢想成為一個型格音樂人但現實不容許而且還蠻諷刺的,他當上了惡魔系Death Metal Band的主音, 白臉邪魔形象大受歡迎,歌迷極之瘋狂….為了想達到自己夢想而努力但徒勞無功...這一幕反映了現代的情況,不少人都是夢想與實際上自己能做的都不相符

從另一角度看…Death Metal Band能夠在戲內那麼激發人心完全是因為人們一直受到行動約束不可能像Death Metal Band那麼樣大唱粗口歌,大肆破壞,嘴裡大談地獄一看到Death Metal Band這類敢作敢為的人,就十分的羨慕而且跟隨他,某程度上, Death Metal Band只是人們藉以瘋狂的一個藉口,讓自己有充分理由去做一些別人眼中完全瘋狂,不理智的行為.

戲外,有很多人都受壓迫去工作,就如同戲內主角不斷受到老闆的壓迫變得憤怒,然後轉而在面對粉絲時大唱憤世歌,與現實不相同的是主角可以藉唱歌發洩出來,打工仔只可以在心裡埋怨.戲內,歌迷為了偶像不惜一切的表現,是為了捍衛一個能夠不理會世俗眼光做出所謂在社會上違規的事同時,表達自己對外界的不滿. Death Metal Band 能夠吸引人就是因為瘋狂的行為帶出每人心裡的一面.

這部戲能反映出現實的情況,不只是一套笑劇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漫畫卡通

我看過很多漫畫跟卡通..有龍珠,柯南,狐忍,死神,網球王子等等.有很多很多...

係呢d漫畫入面有一開始就是超現實的,有的開頭很正常(有像網王,開始的技術在現實可行)慢慢變得很誇張.講來講去都是[誇張]

難道漫畫必定要誇張?!每本都逃不過這命運?!

說實在,不誇張是不能吸引人看.像我這種人就是會追看超現實故事的人^^但是沒了誇張手法又會不會維持到那麼多人去看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去看一些沒可能發生的東西呢?

看漫畫看卡通就某程度上是為了抒解壓力,放鬆自己,每天工作由九至五,我相信會有大人這樣做,,學生就更加了(註明只是某部份)...本身生活在一個功課繁忙的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去想,幻想..漫畫就提供了其中一個渠道~讓不同的人去幻想.

其實漫畫中也不乏說教的部份,就有如主角很多時都會是正義的,說要打倒邪惡類似的說話,而且邪不能勝正,但這樣似乎就太單調了,,加入了誇張元素絕對令漫畫生色不少,就是喜歡看一些與眾不同的...

本人看過漫畫後就會開心點,有時看一看笑一笑確實是不錯的,但就不應該太過沉迷.畢竟要生活在現實,不可能拿必殺技來打人,拿忍術來行走吧...

看一些誇張的漫畫是用作調劑一下,誇張不是必然需要出現在漫畫,但漫畫總有一點點的誇張~~^^

不知道其他人明不明白= . =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在月初看了一場歌劇名為卡洛王子,就個人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演出.
但我今次要說的不是這歌劇,而是關於觀眾的.
在演出的同時,間隔著掌聲以表示對演出的支持,掌聲可以鼓勵演出者.
在一個盛大的歌劇裡,聽到如雷貫耳的掌聲是正常的一會事,但觀眾又知不知道該何時拍手呢?!
本人就認為拍手是應該在每一幕完結後的間隔時間裡,幕後人員轉換場景的時候.
在這次欣賞當中,我就聽到很多次不合時的掌聲,而往往就是先有一兩下零碎的掌聲帶動到全場,要注意的是他們不是在間隔時間裡拍手而只是在主角說了些話稍作停頓的時候.
香港人在會尊重歌劇不會在進行中時說話談天.
但問題出現了,由零碎的掌聲到全場哄動,這代表了什麼?這代表了香港人的人群心理十分嚴重,就像剛才我所說的,只會人拍我拍,不會自己去界定什麼時候才該拍手.再講,亂拍手會令劇情需要暫停(雖只是很短的時間,但已足以影響觀眾們的心情)
人群心理除了我在歌劇中見識,還可以在炒股票中看得見,何解呢?
在銀行門常看到一大堆人在電腦前點來點去,還邊跟旁邊的聊.
"買XX好啊,報紙寫佢有...."
"這隻比較有保障啊...看那邊yyy已買了啊,zzz又買了"
這些對話很普通,卻顯示了香港人的一個個性,心理"人做我做".
說實話,我也經常會跟隨別人的做法,但都會先理解別人為什麼這樣做才去做.
最重要的是知道別人會做這件事後,了解之後才做.
像在歌劇院裡拍手也是...要在當做的時候做.